现在,精神患者不犯罪,已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都了解的事情了。但,精神患者推行犯罪行为,势必会给被害人导致损害。这个时候,被害人应该向哪个需要赔偿呢?是精神患者,还是他的的监护人呢?
精神患者犯罪是不是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精神患者在不可以辨认或者不可以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导致风险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别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这也就是日常常说的,精神患者不犯罪了。
但应该注意的是,精神患者推行犯罪行为后,是不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经过司法鉴别机构鉴别确认之后,才能确定其是不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假如司法鉴别机构鉴别精神患者,在犯罪时,是精神正常的,又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当然了,假如犯罪嫌疑人家属、被害人及其亲属,对司法鉴别结果不服的,可以向申请再鉴别,尽量保障己方合法权益。
精神患者给被害人导致损失的要赔偿
事实上,在精神患者事实犯罪行为后,不管其是不是构成犯罪,是不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须其给被害人导致损害的,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精神患者,要么是“全疯”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要么是“半疯”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导致别人损害的,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假如其有财产的,先用其财产赔偿给被害人,不足部分由其监护人赔偿。
因此,精神患者推行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导致损失的,被害人可以需要其爸爸妈妈等监护人赔偿损失的。假如协商赔偿不成的,可以采集证据资料到法院起诉索偿。如果不了解可以需要赔偿什么成本的,可以找个刑事辩护律师详细咨询,该拿到的赔偿不要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