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犯罪分子幡然醒悟不再犯罪的情形,不是只在电影电视里才会出现,现实日常,犯罪分子良心发现的现象也是有发生,这样的情况,总是构成刑法上的犯罪暂停。犯罪暂停,也是犯罪的一种形态,也是需要判刑的,但满足条件时,可以免除刑罚。
犯罪暂停的构成条件
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舍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预防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暂停。犯罪分子构成犯罪暂停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时间条件:犯罪暂停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含犯罪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应该注意的是,犯罪既遂将来,返还原物、赔偿损失,只能算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不可以成立犯罪暂停。
2、主动性条件:犯罪暂停需要是行为人自动地暂停犯罪。通俗地说,就是犯罪分子觉得能达到犯罪目的,但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暂停犯罪的。如甲为了杀乙,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药,甲见乙神态痛苦后反悔,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构成犯罪暂停。即便甲投放的毒药实质没达到致死量,不送往医院也不会死亡,也不影响甲成立犯罪暂停。
在实践中,犯罪分子自动暂停犯罪是什么原因,容易见到的有:
真诚悔悟,良心发现而停止。
因被害人的哀求、第三人的劝说而停止。
害怕日后被发现遭到刑法处罚而停止的。
基于目的物的障碍。如偷钱时,发现钱太少不偷的,或发现他们是熟人,不偷的。
基于嫌恶之情舍弃。如强奸犯嫌弃被害妇女过于丑陋而舍弃强奸的。
3、有效条件:犯罪暂停需要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风险结果。如A毒杀B,看见B神情痛苦而反悔,不想杀B了,需要采取有效的抢救手段,不然不构成犯罪暂停。
犯罪暂停的处罚
依据刑法规定,对于暂停犯,没导致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导致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应该注意的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是“应当”免除处罚、减轻处罚,假如犯罪分子暂停犯罪,没导致损害后果的,就免除处罚,若已导致损害的,减轻处罚。
以上是找法网关于犯罪暂停的一些总结,大伙可以作为参考。如果对犯罪暂停有疑问的,可以向专业刑事辩护律师进行详细咨询,是不是构成犯罪暂停,在定罪量刑时的差别很大的,值得是慎重处置。